2021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征稿背后的社会艺术拍卖问题探究

  • 主题送花
  • 2025年05月16日
  • 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艺术拍卖以来,中国的艺术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个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市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赝品泛滥。由于经营艺术品有着可观的利润,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大量制作赝品。这导致在拍卖会上出现大量赝品,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例如,南京有人专门仿傅抱石、钱松岩等人的作品,而北京造齐白石、王雪涛等,也有广州造高剑父、关山月,以及陕西造石鲁等。

2021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征稿背后的社会艺术拍卖问题探究

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艺术拍卖以来,中国的艺术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个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市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赝品泛滥。由于经营艺术品有着可观的利润,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大量制作赝品。这导致在拍卖会上出现大量赝品,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例如,南京有人专门仿傅抱石、钱松岩等人的作品,而北京造齐白石、王雪涛等,也有广州造高剑父、关山月,以及陕西造石鲁等。

二是假拍屡见不鲜。一些拍卖行为了树立自身形象,在暗地里同卖方联手,在拍卖会上进行假拍,这种现象在中青年画家中尤为突出,有些作品成交价格远超实际水平。

三是中标不付。一部分买家把艺术品拍卖当成儿戏,他们在竞购后拒付钱款,对于其他买家和画廊造成了损失,如2011年北京嘉德推出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就曾经遇到类似情况。

四是抬轿。一些売家为了使自己作品能获得更好的价位,与拍賣行暗合,将作品价格抬至一定价位,不仅增加了買者的風險,也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五是过分包装。在推出畫作時,有些畫家的藝術風格並不鮮明,但卻被標榜為“虎王”、“猫王”,有些作品則被吹捧為精品,以此來迷惑消費者。

六是拍賣頻率過高。我國一些畫廊不管市場能否承受,就頻繁舉辦每周或每月一次的畫廊展覽,這導致市場上的資訊爆炸,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做出明智決策。

七缺少一支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我國古玩字畫博大精深,其鉴定又是一門十分深奧學問,但目前這類人才十分短缺,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又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事情。

八缺少一支有眼力、財力、魄力的收藏家隊伍。在現有的市場情況下,即便有眼力的藏家也未必具備足夠的財力,而那些財力的藏家可能並無收藏興趣,因此在藝術市場上缺乏真正懂得欣賞和購買優質藝術品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