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咨询有限公司揭露当今社会艺术拍卖行业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艺术拍卖后,中国的艺术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全国各地的画廊还是艺术品拍卖,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著名拍卖公司,单季拍卖成交额动辄数十亿元,中国嘉德成交额曾达到50多亿元,北京保利成交额一度达到63亿元,大大超过了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但是,我作为一位观察者,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市场中,也发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赝品泛滥。我注意到,由于经营艺术品有着可观的利润,一些人为牟取暴利,大量制作赝品。特别是在近两年,我发现拍卖会上的赝品急剧上升,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以书画为例,只要在市场上流通性好、价格高的名家几乎都有赝品出现。据我了解,现在南京有人专仿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以及四川造张大千,北京造齐白石、王雪涛、刘继卣,广州造高剑父、关山月,以及陕西造石鲁等。这还不算最奇怪,最令人震惊的是,有的拍卖行对这些赝品放任自流,这导致大量赝品在拍卖场上引发了诸多诉讼。
二是我看到假拍屡见不鲜。在某些情况下,为树立自身形象,有的一些拍賣行暗地里同买家联手,在拍賣會上進行假競標,這造成虚假成交,对於中青年畫家的作品尤其突出。我發現有些中青年畫家的作品功力不足,但却能夠在市場上獲得相當高價格,這種情況常常讓人迷惑。
三是一些買家把藝術品購買看作遊戲,他们在購買會場頻繁舉牌,但最後竟然拒付款項給賣方和其他買家,這對整個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我記得有一次,一件名為《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的齐白石作品,以4.25億元人民幣創下天價紀錄,但最終該買家既未支付款項也未提貨。
四是我注意到一些売家與拍賣行聯手抬轎,使自己的作品價格抬至一定高度,不僅增加了買者的風險,也損害了他們的權益。
五一些物業和畫家的宣傳過於誇張,他們利用媒體和其他渠道來吹捧自己或他的工作,並且宣稱自己或他們擁有超凡卓越的地位或技能,即使這些聲明並非真實也不足為憂。
六我觀察到中國一些藝術院校每年春秋兩季還是不斷舉辦學術講座,而國際知名藝術院校則通常只一年一次,每次都是精心準備,不輕易舉辦。而我們國內有些院校似乎沒有這樣嚴肅對待學術活動,因此導致了一系列質疑聲音響起。
七缺乏一支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來識別古玩字畫鉴定。此外,我認為培養這樣的人才需要時間,而且培養人才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做,那麼問題將無法得到解决。
八最后,我感到缺少一支具備眼光、大勇氣及財力的收藏者群體。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一般收藏者往往缺乏資金或者眼界有限,所以他們很難參與到真正具有價值的事物之中,因而造成市場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競爭激烈的情況,使得很多普通人的資金被深度套牢而不能自拔。
總結來說,要解決這些建設性的問題需要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但我相信隨著法律制度逐漸完善以及相關規範日益完善,我國藝術市場必將走向更加健康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