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画魂李可染李小可合展美术奇缘
展览现场复原了李可染晚年的画室“师牛堂”,其洁白的建筑外立面上,以《万山红遍》的深邃红色为主色调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巨幅海报,仿佛是对李氏父子艺术精神的一次生动诠释。方庄文化艺术中心,这座集书店、艺术中心与剧场于一体的现代文化殿堂,已成为北京最新人气文化地标。二层的可艺术中心首次推出了“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探索和赞叹。
当几位市民询问是否可以参观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在每天下午时段,美术馆开放免费预约观展,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这两位伟大的中国画家所创作的杰作。在展厅内,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静静地摆放着,其中包括李可染先生以水和山为主题的“漓江”系列,以及李小可先生以雪域高原作为灵感来源的“雪域藏迹”系列。这两套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展示了中国画家的传统技艺,更在内容上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生命力的深刻领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漓江山水天下无》,这是1984年由李可染先生所创作的一件重要作品,它通过强烈而明暗对比的手法,将漓江上的帆船航行的情景生动描绘出来。这一系列关于漓江的地方性题材,在1959年至1989年间共计三十多年时间里被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丰富的地理空间意象。而在《万山红遍》这幅名作中, 李可染以诗歌中的名句为灵感,用大面积朱砂点染手法,为自己的艺术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并开启了一条新的创作路径。
对于这些经典之作来说,他们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也成为了后世追寻之物。刘莹女士,她是李小可是也曾是他学生的小夫人,对这些珍贵历史瞬间有着更加深刻的情感回忆。她提到,无论是在父亲或自己的事业发展过程中,都始终坚守这一主题:让国家的地理环境得到记录和传承。正因为如此,这个主题也成为了20世纪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共同追求目标之一。
最后,不容错过的是,那个温馨而又充满智慧的地方——师牛堂。这是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间,是1973年后,整个家庭迁进西城区三里河社区的一个居民楼之后,被改造成的一个简单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一张长2.8米的大画案、一台老式收录机以及散落在地面的字画和书籍构成了这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景观。而就在这个空间里,《漓江山水天下无》这幅 masterpiece 也初见光明,而它背后的故事则是所有参观者渴望了解并且想要亲身体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