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艺术双璀从第一艺术到第九艺术的李可染与李小可画作展览

  • 鲜花养护
  • 2025年05月16日
  • 展览现场以《万山红遍》的鲜艳色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氛围。本次在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已成为北京新兴的人文景观。二层的可艺术中心首次展示了这场盛事,吸引了一大批热情的游客前来探访。 当几位市民询问是否可以参观时,他们被告知目前可艺术中心在下午开放,并且实行免费预约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热度不断攀升。展厅内

父子艺术双璀从第一艺术到第九艺术的李可染与李小可画作展览

展览现场以《万山红遍》的鲜艳色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氛围。本次在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已成为北京新兴的人文景观。二层的可艺术中心首次展示了这场盛事,吸引了一大批热情的游客前来探访。

当几位市民询问是否可以参观时,他们被告知目前可艺术中心在下午开放,并且实行免费预约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热度不断攀升。展厅内,不仅有李可染先生关于漓江系列画作,还有他的儿子和学生李小可先生关于雪域藏迹系列画作。这两组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意境,而且还反映了他们对祖国河山深情厚谊。

展出的《漓江山水天下无》是1984年由李可染所创的一幅重要作品,它通过强烈的墨色和明暗对比,将漓江上的帆船航行生动地呈现在眼前。此外,这一系列作品从195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89年,跨越三十余载,是一段漫长而精彩纷呈的人生旅程。在这些画中,每一座山峰都显得更加壮丽,每一个笔触都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

此外,《万山红遍》同样成为了本次展览中的焦点之一。这幅作品源自于《沁园春·长沙》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七幅不同版本构成,其中1962年的版本已经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而亮相本次展览的是1964年的版本。这幅画采用大面积朱砂点染,是李氏艺术道路上一次重大转折,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父亲之外,李小可是他最忠实的弟子,他不仅继承并发展了父亲留下的艺术遗产,也继续追求“为祖国河山立传”的主题。他第一次踏足高原是在1988年,但直到1999年才正式开启自己的创作之路,以《雪域藏迹》这一系列作为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界给予人类精神上的震撼与启迪。

最后,“师牛堂”也作为一个独立区域被复原,这里曾经是1973年至晚年的居住地和工作室,一张长达2.8米的大型书房、一套简单家具、一台老式收录机以及字画书籍等,使人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在这里产生过许多杰出的艺术品。而这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就是诞生的那一版《漓江山水天下无》,正是在这个空间里孕育出了他的最高成就也是他生命中最后光辉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