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之光李可染与李小可父子画作展览

  • 送花艺术
  • 2025年05月16日
  • 展览现场复原了李可染晚年的画室“师牛堂”,这座洁白的建筑外立面上,以《万山红遍》的红色为主色调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巨幅海报格外引人注目。本次展览在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这个集书店、艺术中心与剧场为一身的场所已成为北京最新的人气文化地标。二层的可艺术中心首次推出了名为“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的特别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和拍照留念。 当几位市民询问是否可以进入观看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之光李可染与李小可父子画作展览

展览现场复原了李可染晚年的画室“师牛堂”,这座洁白的建筑外立面上,以《万山红遍》的红色为主色调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巨幅海报格外引人注目。本次展览在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这个集书店、艺术中心与剧场为一身的场所已成为北京最新的人气文化地标。二层的可艺术中心首次推出了名为“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的特别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和拍照留念。

当几位市民询问是否可以进入观看时,工作人员热情地回答:“当然可以,我们现在正在每天下午实行免费预约观展,您们只需提前预约,就能在这里欣赏到这些杰出的中国画作。”由于活动热门,一些游客提前一小时就已经排队等候入场。

展示厅内,不仅有李可染先生以漓江系列作品著称之《漓江》系列,还有他的儿子和学生李小可先生以雪域藏迹系列作品闻名之《雪域藏迹》系列。这两组作品都以水和山作为主题,深刻反映了中国画中的生生不息与永恒美好。每幅画都经过精心布局,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致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出中的《漓江山水天下无》,是一件1984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通过强烈的墨色明暗对比,将漓江上的帆船航行的情景捕捉得淋漓尽致。李氏父子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从1959年开始描绘漓江直至1989年,可见他们对这片土地情感深厚,他们笔下的这片土地越发宏伟,而造型却愈加简洁纯粹,是一种繁华落尽,却又充满无限韵味。

此外,《万山红遍》也是本次展览中的另一个亮点。这幅1964年的作品是继承自父亲遗志的一部分。在该作中,用大面积朱砂点染构成了整个画面的基调,这对于后来的艺术道路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是他们追求并传承精神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另一方面,《万山红遍》也成为了中国美术馆收藏品之一,其创作时间更早,在1962年完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性的视角去理解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心境与探索。

最后,“师牛堂”的重现让人们回顾起了一段往事。当1973年,随着家庭搬进西城区三里河社区的一幢居民楼时,那里的一个20平方米房间便成为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师牛堂”。那里有一张长达2.8米的大型油彩板、一套家具以及各种字画书籍,以及老式收录机等物品。正是在这个地方,“师牛堂”产生了他最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漓江山水天下无》,这是他在那个空间度过最后岁月,并取得最高成就的地方。此番复原,使我们能够更加贴近作者真正生活环境,对其创作产生新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