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与李小可父子画作展览 探索艺术传承的绚烂篇章
展览现场以《万山红遍》的鲜艳色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本次在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成为了北京新兴文化地标之一。二层的可艺术中心首次展示了这场盛事,吸引了一大批热情的游客前来探访。
当几位市民询问是否可以参观时,他们被告知目前可艺术中心在下午开放期间实行免费预约制度,观众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在展厅内,一系列精选作品如《漓江》和《雪域藏迹》以水与山为主题,不仅体现了中国画中“山水”的永恒美学,更是对李氏父子深厚情感与对自然之美赞颂的一种形式表达。
其中,《漓江山水天下无》作为1984年的杰作,以强烈而丰富的墨色和明暗对比捕捉到了漓江上帆船航行的情景。这幅画代表着三十年间李可染对于漓江不懈追求和创作精神的象征。随着时间推移,他笔下的漓江越发壮丽,其构图简洁却蕴含深远意义,是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另一件名作《万山红遍》,即便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创作,它依然散发出独特魅力。这幅画曾经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并且在本次展览中再次亮相。刘莹女士指出,这个主题源自于诗人周敦颐所写,“沁园春·长沙”,其意境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一次展出的版本更是1964年的佳品,由朱砂点染而成,对李氏父亲艺术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李小可不仅是他的儿子,也是继承者。他从1999年开始创作“雪域藏迹”系列,其中第一幅作品《山魂》正是在他第一次踏足高原之后才完成。这也证明了他对于这个主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深刻的情感投入,为祖国河山立传成为他们共同追求的事业目标。
最后,在展厅还有一处重现了“师牛堂”,这是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间,其中包含了一张长2.8米的大型画案,以及家具、收录机等物品,还有字画和书籍等摆放。此地就是1973年后,李氏家族搬进的一个居民楼里,那里也是他最终完成许多重要作品的地方,如同一个历史见证者的见证,而那里的气息似乎也渗透进每一幅落款于此的地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