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官网揭露当今艺术拍卖社会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艺术拍卖后,我国的艺术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全国各地的画廊还是艺术品拍卖,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著名拍卖公司,单季拍卖成交额动辄数十亿元,中国嘉德成交额曾达到50多亿元,北京保利成交额一度达到63亿元,大大超过了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但是,纵观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赝品泛滥。由于经营艺术品有着可观的利润,一些人为牟取暴利,大量制作赝品,特别是在近两年里,拍卖会上的赝品急剧上升,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以书画为例,只要在市场上流通性好、价格高的名家几乎都有赝品出现。据有关报道,现在南京有人专仿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以及四川造张大千,有的人则在北京仿造齐白石、王雪涛、高剑父等。
二是假拍屡见不鲜。有的拍卖行为了树立自身形象,他们在暗地里同卖方联手,在拍卖会上进行假拍,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中青年画家中。在他们之间,不乏那些功力不深但作品成交价格却不低的情况,有些甚至与陆俨少或唐云这样的知名画家相提并论。这导致这些作品往往被误导消费者购买。
三是中标不付。有些买家把艺术品拍卖会当做儿戏,他们频繁举牌,但中标后竟然拒付钱款,这给售方和其他买家的权益造成了损失。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如2011年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案件,便引发巨大的社会关注。
四是不实抬轿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一些伪造出身背景或者过度夸赞自己的艺人的作品被抬轿,而且一些真实作品也因为“伪作”而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风险并削弱了买家的选择能力。
五是一些机构和个体对待推广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方式过于夸张,比如用各种媒体渠道去宣传自己或他人的风格,并且经常称呼某些并不具备特定风格的小众创作者为“虎王”、“猫王”,甚至直接称之为“大师”。同时,也有一些普通但又能产生一定吸引力的作品,被吹捧成为精品来迷惑消费者。
六的是国内很多地区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还不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文化产品流通速度,而每次大量集中销售可能导致整体质量下降,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受损。
七是我国古玩字画鉴定的学问非常深奥,但目前缺乏经验丰富的鉴定专家队伍。如果没有专业人才支撑,那么如何区分真伪将成为一个难题。此外,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时间,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八最后,由于我国收藏界缺乏真正拥有眼光财力和激情的大型收藏团体,所以许多良好的机会往往被热衷竞购者抢先占据,最终无法形成健康稳定的交易环境。此外,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型收藏单位参与竞投,将导致更多小规模投资者的盲目行为,对整个市场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