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彩陶的文化创新第二届仰韶文化节见闻与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共赏于自然之境
在渑池县第二届仰韶文化节上,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交相辉映。不同于仿制文物的仰韶彩陶,“文化创新型”的仰韢彩陶出现在展台、展厅,吸引了来宾的眼光。在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陶蕴渑池——国家艺术基金黄河流域彩陶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作品展对外开展,80余件(组)蕴含仰韢元素的艺术创新作品露脸,将对外展览20天,系统呈现仰 韬彩陶在当代文化境遇下的艺术面貌。
女性跟着器皿有着难以道明的关系。器皿部分装饰图案源于庙底沟类型花纹,而这位女性便是长河中盛开的花朵。颜色和图案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意义,是传统工艺、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的一种珍视和传承。
多联罐制作工艺和图案颜色都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承。一场全新彩陶艺术视觉盛宴带来了这种传承,让人们感受到时间流逝和变化。而它们可以陪伴人们度过岁月的流转,永远保持美丽和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螺旋纹、月牙纹装饰花苞;饰有鱼纹、网格纹几何化鸟造型;凸凹印纹尖底酒杯;彩陶联罐等等,又有当代创意。负责展览的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志说:“我们这是仰 韬彩陶创新第一展。”复制仰 韬瓷是一种继承,但也需要现代化处理,使其具有新的样式而不失传统文脉关系。
今年6月至8月,从全国高校来的30名学员深度体验了一场穿越七千年时光寻根之旅,他们在西安美术学院参加理论授课,再次考察黄河流域16个博物馆、艺术馆及彩 陵遗址,然后集中25天进行了创作,最终产生了一批既包含了史前元素又富有新意的地球礼品。这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再现与创新这些文化符号强调对传统工艺、象征性图案以及人文精神的情感珍重与继承。
整体画面运用几何构成的手法,以泥料与色料综合运用肌理表现方面,将平面光洁视觉感与颗粒肌理感形成对比增加层次。在纹饰上提取原有的花瓣叶形鱼字样,以及定位点花瓣叶形状,并将这些形式应用到四方连续新线条中去,这些都是基于经典基础上的再创造力展示。
“在地取材,在地体悟”,他们希望从发现青铜时代最早金属工具发现地找突破,看历史作为动力重新思考如何把这个原点作为探索路径,同时保持新的样式不失过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