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州市文化馆见证了79件非遗主题雕塑的亮相这些作品似乎在静静地讲述着一段段历史它们是如何被雕刻出
《非遗雕塑展:79件作品讲述广州故事》
在10月18日,广州市文化馆的翰墨园迎来了“‘塑’说非遗——广州雕塑院主题雕塑展”,这是一次融合推广非遗文化与雕塑艺术的盛事。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州雕塑院承办,协办单位是廣州市文化馆。这场活动旨在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增强美育效果,并促进非遗文化和雕塑艺术融入市民生活。
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并计划于10月21日和10月29日分别举办纸鸢制作和轻黏土创作两场公教活动,为参观者提供了一种更直接参与非遗传统技艺的机会。
本次展览展示了由广州雕塑院创作成果的一共79件作品,这些作品包括65件架上雕塑和14件户外雕塑。它们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以及“民俗”的32个项目,被分为三个单元进行展示:“溯广府文脉”, “粤韵展风采”, 和 “武艺见真章”。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它们还是守护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非遗主题雕塑,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民族精神和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其中,从而推动非heritage 文化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一座名为《落雨大》的精致小巧的石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这是一幅描绘儿童在芭蕉叶下嬉戏玩耍的情景,这正是基于古老童谣《落雨大》而创作出来的小型公共装置。这类似于一个小小时空机器,将过去带回到了现在,让人们重新感受那份纯真的快乐。
除了《落雨大》,还有其他多个作品,如许鸿飞所创作的小型五羊石像、《国泰民安》、《粤韵悠悠》,都以其独特的手法让观众再次回到那些经典记忆中去,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同时也让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充满希望。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象征性的题材,如早茶、粤语讲古、舞狮等等,都用不同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城市丰富多彩的地面元素及历史背景。在这里,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次触摸都可能唤起一段往昔无声的情感流露,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这一点,而这种直觉上的认识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情感纽带,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使之生根发芽,在当代社会中继续繁荣起来。
最后,由陆增康创建的一个名为《粤菜师傅》的工作表现出色地捕捉了烟火气满满的大厨房氛围,其中人物简单却又趣味盎然,无疑给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陆增康表示,他们筹备这个展览用了三年时间,用这种方法表现出我们的艺术,是首次尝试。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大家对岭南地区优秀传统项目直观认识与感知,以及引导公众走近它爱上它,最终实现向后世继承下去的事实目标。此后的未来,他们还计划开启巡演,以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方面的事情,也就是把这些东西变得更加普遍透明可见,以此来保护岭南地区非常特别非常珍贵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