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仰韶彩陶文化创新与设计趋势探究第二届仰韶文化节见闻
仰韶彩陶的文化创新与设计趋势探究——第二届仰韶文化节见闻
在自然的怀抱中,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交相辉映。10月17日,第二届仰韶文化节上,不同于以往仿制文物的仰韶彩陶,“文化创新型”的仰韶彩陶出现在展台、展厅,吸引了来宾的眼光。
在渑池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陶蕴渑池——国家艺术基金黄河流域彩陶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作品展对外开展。80余件(组)蕴含仰韶元素的艺术创新作品露脸,将对外展览20天,系统呈现仰韶彩陶在当代文化境遇下的艺术面貌,为观众带来一场全新彩陶艺术的视觉盛宴。
女性是传统工艺中的重要力量。在新石器时期,她们主导了制陶工作,而今天海南黎族传统土器制作仍然依赖她们。这些女性不仅是生产者的身影,更是长河中盛开花朵的人类象征。
多联罐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再现与创新这些文化符号意在强调对传统工艺、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的珍视和传承。这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时间流逝和变化,而且它们本身成为了永恒不变美好的象征,可以陪伴人们度过岁月的流转。
现场展示有螺旋纹、月牙纹装饰花苞,以及几何化鸟造型鱼纹、网格纹饰等等既有传统元素又有当代创意。负责展览的是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志,他指出,在继承之余,还需要进行文化创新的探索。他说:“我们是在借古开今,我们创造了一条探索路子。”
今年6月至8月,一群来自全国高校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及工艺美术大师组成30名学员深入体验了一场穿越七千年时光寻根之旅。在西安美术学院参加理论授课后,他们考察了黄河流域16个博物馆及其他相关地点,又集中25天进行了彩陶创作,最终完成了一批融合仰韶元素并富含新意色的作品。
尖底瓶是一种代表性器型,其用途近年被科学考证可能为酿酒器。本次活动将其延伸设计为尖底酒杯,每个杯具大小各异且手工凹凸印纹环形装饰,与仿石底座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增添饮酒趣味。而整体画面运用几何构成的手法,将平面光洁与颗粒肌理形成对比增加层次感,并提取并重新创作出的四方连续新样式图案,以此表达对于时间流逝和变化思考,同时保持原有的文脉关系。
“在地取材,在地体悟”,他们希望从发现的地方开始思考历史,从那里作为动力去重新审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此举也推出了被称为“仰韶瓷”的产品,这种瓷器保留了特有的器型和纹饰,但由泥变成了瓷,使得茶具、酒具等实现了与古朴神秘风格共鸣的一致性美感。
此外,还可以看到板蓝根印染与颜色结合,以及豫西剪纸装饰画等各种形式都融入到了服饰装饰中,以此展示文创方向的一种尝试,让这段悠久而神秘的地球故事得到新的解读和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