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画大赛为何免费报名以艺术之名向劳模致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以艺术之名向劳模致敬。他们合作举办了“时代领跑者”美术作品展,以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切入点,将60位劳模编织成同一线性时间中,展示出劳模与时代、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这项创作工程历时半年,由老中青三代画家共同完成,包括院长许江、副院长王赞、油画系主任杨参军和国画系吴宪生教授等核心人物,以及一大批中国美院的中青年创作骨干。他们采用了传统中国绣像构图与西方油画技艺相结合的写实与写意融合,为每一个劳模形象塑造出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永恒风采。
此外,来自北京市100余位劳动模范代表和中央美术学院200多位师生,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广场举行了“为人民服务,为劳模造像”大型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他们通过艺术实践触摸到了共和国发展与成长的脉搏,也深刻体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英雄走进历史舞台,他们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无数人,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时代领跑者”展出的5幅巨幅画作,是由这些先进人物所铸就的一笔生命力,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都将这一段历史转化为了永恒的艺术语言。
在展览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不同年代英模形象的描绘。其中,上世纪80、90年代英模由副院长王赞带队创作,小组采用大弧度构图方式确保每个人物都得到充分展示;六七十年代英模则由何红舟带队创作,他们打破构图局限,用横向道具制造错落起伏效果;五六十年代英模则由孙景刚带队创作,这些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杰出贡献者,如吴运铎、“女拖拉机手”梁军及销售员张秉贵等。
同时,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王少军还特别选取全国著名公交驾驶员刘美莲作为其作品对象,她始终保持微笑迎接乘客,而靳尚谊教授也亲临现场指导学生们,对于如何用文艺服务人民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文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自己曾经也为工农兵学知识分子造像,我希望这个传统能一直延续下去。”
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大型活动,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那些先进人物不懈奋斗精神所蕴含的人间温暖,也让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有了更加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