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征稿启事引领李可染李小可父子画作辉映
展览现场复原了李可染晚年的画室“师牛堂”,这座洁白的建筑外立面上,以《万山红遍》的红色为主色调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巨幅海报,宛如一面旗帜,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魅力。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北京最新人气文化地标的现代风貌,还通过首个展览——“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向公众呈现了一段深刻的人文历史。二层的可艺术中心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参观,工作人员在接待他们时,耐心解答他们对此次活动的好奇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氛围,那是对美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一种赞歌。展厅内,每一幅作品都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用水墨笔触勾勒出中国画中常见的情景——山水。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之境界。
其中,《漓江山水天下无》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这幅1984年创作于的是李可染先生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之一,它以强烈而生动的墨色与明暗对比,将漓江上帆船航行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三十年的时间里,李可染不断回归漓江,他用笔尖捕捉每一次变化,每一次光影之变,从而创造出了令人敬畏又充满诗意的地理图谱。
《万山红遍》,作为本次展览中的另一亮点,也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这幅1964年所创作,是李可染先生艺术道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后,他将朱砂点染融入作品中,使其更加富有韵味。此外,这件作品还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情感的一种深沉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父亲这一代人的卓越成就,我们还能够看到儿子 李小 可 的才华与奉献。他作为父亲最亲密的小伙伴,并且继承了他的艺术遗产,而他的雪域藏迹系列则再次证明了他那坚定的追求以及对祖国河山深切的情感。尽管他在1999年才开始创作,但这些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宝贵财富,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风格,也映射出了时代精神的一抹清晰轮廓。
最后,“师牛堂”的重现,让我们仿佛穿越回到那个年代,与伟大的画家共同见证了一段辉煌岁月。而那些书籍、字画,以及那台老式收录机,都静静地诉说着过去岁月里的故事,为我们的今天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力量。在这个由记忆构筑的大舞台上,每一位参观者都是它最忠实的小主人公,他们从这里带走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灵魂上的满足和启发。